陶行知教育故事精选

网站首页 > 教改前沿 > 课题之窗    陶行知教育故事精选

当前位置:

>

2009-7-1 8:40:28

陶行知的故事

1、两只口袋的故事 l938年秋天,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凤凰山古圣寺创办了一所育才学校,收容抗战烽火中的难童。为了不受国民党的控制,陶行知不要政府的经费,组织全校师生四处募捐。他宣布一条纪律,募捐所得涓滴归公,任何人都不得借故暂借或挪用。一言既出,躬行不怠。他的上衣缝有两只大口袋,一只装公款,一只装私款。一次,他到很远的地方去募捐,收获颇丰。等到天色已暮,要购买车票回校时,一摸私款口袋,却已囊空如洗。此时他早已饥肠辘辘,体力不支,而车站离古圣寺尚有十几里之遥。虽然他上衣那只装着公款的口袋鼓鼓囊囊,但他一分不肯动用,硬是拖着疲乏的身体,走着崎岖的山路,一直到皓月中天之时才回到古寺。守门的老和尚在依稀的月光中看到先生归来,连声呼唤:“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菩萨保佑,正人君子。”老和尚说得一点也不错,陶行知确实称得上正人君子。按说,他在车站上完全可以从自己的“公款口袋”中预借一点现金购买返程车票,这件事任何人都不会知道,即使知道了也会谅解。然而他公私分清,竟“不越雷池一步”。陶行知之所以如此受尊崇和爱戴,除了学识渊博、事业成功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在任何场合之下都能做到自律和诚实,真正实践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信条。是的,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常常能反映他的真实品质。陶行知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严格的道德自律性。

2、一 在《学问之要素——答程仲沂先生的信》里说:“天才是做学问的根据。有几分天才做几分学问。大概天才有十分八九之努力,教育的势力只占十分之一二。教育万能之说是教育界自欺欺人的话。但是天才有时很不容易看出来。时机未到,天才隐在里面,专靠主观、武断,以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是常有的事。”后有一句“穷苦和学问是好友;富贵和学问是仇敌。”以为精辟。

二 在《预备钢头碰铁钉——给吴立邦小朋友的信》里,表现了陶行知对小孩子的喜爱,“世上有十八岁的老翁,八十岁的青年。要想一世到老都有青年的精神,就须时常与青年人往来,所以我很愿意和青年人通信,尤其喜欢和小孩子通信。平时得了小孩子一封信,如得奇宝;看到了即刻就写回信;回了信就把它好好地收藏起来。每逢疲倦的时候,又把它打开一读,精神就立刻加增十倍。”

三 在《师生共生活——给姚文采弟的信》里,我觅到了一条梁漱溟的名言:“办学校是和青年做朋友。”朋友要经选择,而学生不可选择;朋友是志同道合的人,而学生各有差异,性情不一,兴趣各异,且为数众多。此皆教师无奈的根源。

四 《师范教育之彻底改革——答石民佣等的信》说明要改革就会受到阻力,阻力来之反对者。陶先生对待不同意见的胸襟让人佩服。他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遇到不能苟同时,当然不必苟同。”丝毫没有发怒之意,心平至此,令人敬仰。 对于他人的置疑,陶先生的态度是“群策群力,摸出一条生路来”,呼吁“我们一同来干罢”。在此信中,陶先生确如他自己所说,不是在“责人”,而是在“责己”。

五 在《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给正之先生的信》开首有几句精妙的话,“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

“总起来说:一、好学的教师同学,二、可学的工具,三、必学的督促,是我认为引导学生努力求学的要件。三者俱备,多数学生当不致骛外了……”。 三者之中,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

六 在《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致王琳》里有言:“纸上谈教育或农业,原来与纸上谈兵一样,何能发生效力?”那些“述而不作”“知而不行”的牢骚专家或在纸上谈教育如我者,对现实教育的改进又有何意义呢?

七 《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给全体同学的信》:“真正的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你们能以实际生活为指南针,而不以我为指南针,方能有第一流的建树。我只是你们当中的一个同志,最多不过是一个年长的同志。”当他听到学生称他为“指南针”后,陶行知不搞个人崇拜,实乃伟大中之伟大者。把他理解为聪明,是最恰当的。因为把个人当作神,实在是丧失常识的愚昧无知的行为。而谦虚是最浅的理解。 信末还有几句有趣的话,“我近来无大变化,不过脸上比前白些,前额的阴阳圈渐次退尽,身上多长了几斤肥肉,惭愧得很!”身为校长而对全体学生这样说话,古今没几人吧。

八 《注重养生而不杀生——致郑先文》里有个真实的故事(如果陶先生没说谎)。一天,小学生捉了几千粒虾蟆子,“养在一个六尺长,三尺宽,一尺深的铁池里。……过不了几天,池中便是一片漆黑,是虾蟆子都变成蝌蚪,人山人海在池里乱冲着。大家看了都以为好玩,我独觉到那些蝌蚪是在尝着中国的滋味,他们是有人满为患,找不着出路。……一天,我看到池里是空空如也,问老师们蝌蚪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告诉我是自己死了,死得精光,一个活的也没有。” 我想这是“人口论”的陶行知版吧。

九 本书最后一封信《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致潘一尘》说:“不愿教人的人,不配费我们的心血。不愿教人的人不配受教育。”那个给57岁的祖母教完一册《千字课》的6岁小娃,该是配受教育的。 在地角有个有趣的注解,也提一提。“自动学校:为晓庄小学的学生胡同炳等创造,……该校没有专任教师,教学方式为小孩子互教互学。”对此一惊艳之教学方式,我且作一会心的微笑,并鞠一躬。


2019-03-25 17:46:51
来源:无锡市广勤中学

导航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