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研结题报告(部分)
第四部分课题策略
经过三年不懈的努力,经过课题组成员全心全意的学习、分析、研究、改进、总结,我们的老师找到了一些适合于我校的校情、学情的课堂激趣策略,我们老师达成了共识:在时间、教学内容和学生这个常量没法改变的情况下,运用一定的课堂策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这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将我校教师在课题实践过程中,寻找到各学科的一些课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策略展示如下:
(一)兴趣策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般对能进一步丰富知识的内容,进一步启迪思维的内容和用已学过的知识探索新知识的内容感兴趣,尤其对自己还不明白又迫切需要知道的知识更感兴趣。课题组老师根据各科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能积极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的趣味因素,用生动的实例增加课堂的新鲜感,用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学习新知,把学习过程融入有趣的情景和活动中。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让学生们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们保持对课堂探索的愿望和兴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二)情感策略
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习活动变得轻松愉快,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极其愉悦的心境中去探索新知,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现代心理学对认识与情感的研究结果表明,情感可以激发和促进心智良性发展。课题组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的内心情感,促使他们自己不断积累知识和认识世界,并内化为改造自己、改造世界的巨大动力。教师以巨大的热情投入教学活动中,热爱学生是前提条件。课堂上努力做到对学生温和一点、亲切一点、轻松一点、形象一点、幽默一点,创设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教育的情境,在愉悦中锻造自己的灵魂。通过情感的投入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乐于学习,乐于参与,使教师的教更能为学生所接受。教师还能根据课堂反映情况,及时调节课堂教学活动,激活学生参与课堂的情绪。
(三)自主学习策略
旧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满堂灌,偏离了“两为主”的教学原则,结果是学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课题组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摆正自己位置,还学生主人地位,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处理好师生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更多的老师改“教案”为“学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我们主要采用的方式如下:
1、学导式——教师“引导为主,帮助解难”,学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2、探索发现式——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
3、迁移式——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充分利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
运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落实了教学三维目标,达成了课题研究的目标。
(四)多媒体策略
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实现了教学手段的革新,知识密度大,表现力强,图、文、声并茂,易于突破教学难点,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组织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探索新知,通过图、文、声、动画演示,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以多媒体的形式解决教学难点,充分发挥起演示的功能,充分激活了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最优化。学校最新的统计,全校多媒体使用率已达到80%以上,由此可见,这样的课堂已被全体老师和学生所喜闻乐见,并成为教学中的一种常态,成为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要手段。
(五)动手策略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陶行知说我们要实现“六大解放”。课题组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许多课堂上都尝试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亲自去得出结论,而不是简单机械的接受。尤其是理化课、数学课、地理课、生物科中的实践,让学生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学生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参与课堂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也更加乐于学习了。
(六)组合作策略
课题组老师还积极尝试实践组合作策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授课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每位学生参与交流讨论。这样人人都有机会表现,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共同提高。课题组严永清老师在所任班级中还推行了六座制的合作小组学习模式。在实践中我们充分的认识到,合作的前提——师生平等,合作的基础——互动,合作的目标——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合作中的评价——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这样合作下的课堂参与,学生更加积极,效果更加彰显。
(七)传授学习方法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相信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不能总牵着学生走,而是要扶着学生走,甚至在有的时候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而参与学习的能力,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授课,不仅仅交给学生知识,更适时的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种形式的参与,如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动手操作,积极发言、勇于提问等,从更高的层次参与学习中,到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方法传授更加亲切自然,学生也更愿意去接受,他们用所学到得方法,去参与课堂,去进行学习,受益匪浅。
(八)激励策略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许多学科中在尝试着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课题组老师还尝试用激励的、多元的评价机制来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定,如口试、访谈、谈话交流、观察记录、专题作业、制作、杰出表现记录、答辩、成长记录、学生自评与互评结果等多种方法。学生也在不断地适应新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并积极地参与进来。这些评价都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参与科学探究的乐趣,以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水平。在课堂上,只有这样充分利用多种方法并灵活地加以运用,才能真正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课堂参与的情况,也只有这样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评价,才能让学生在激励的机制中,更为积极地投入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九)游戏教学策略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其实就是带学生玩“游戏”,我们提出了“玩中学”的做法,关键是我们设计的游戏的每一步难度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然后让学生不断的“闯关”, 引发学生的思维激情,使他们进入最佳的参与状态。游戏设计既要考虑激发兴趣,更要考虑引发思维。好的游戏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寻找规律的过程,这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游戏教学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初中学生好动爱玩,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具有挑战性的事物。游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游戏教学有意无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得知识于无形,不正是我们课题研究所追求的目标吗!
(十)提升魅力策略
教学魅力,可以简单理解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强烈而持久的人际吸引力、精神感召力和智慧的启迪力。教学魅力主要由完善的人格力量、广博的知识和生动灵活的教学艺术构成,不同性格的教师,其魅力的表现当然不尽相同,其作用却是相同的——吸引学生参加学习、发奋学习。我们在课题组成员加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的同时,积极带动全体教师的学习、实践和探索,采用“带着疑惑学习,带着问题探索,带着收获实践”的方式实施这一策略。带着理论学习和观摩研究以及实践反思的收获改进课堂教学,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的多了,踊跃发言的多了,独立动手操作的多了,愿意合作交流的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参与活动的质量高了,这说明学生学习兴趣浓了,学习有成功感了,教师的教学魅力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