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期”的成因及对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类似于规律的现象,那就是初一新生刚入学时,在新环境、新教师以及家长与自己的期望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下,数学学习积极性高,成绩呈明显上升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进入初一下半学期或初二后,不少学生学习出现了困难,对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能很好理解,不能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作图和进行简单的推理,不能准确地阐述自已的思想和观点。不再像初一开始那样兴趣盎然,相继出现了停滞现象,成绩止步不前,甚至大幅下降。所以这段时期就被一些教师称为学生的“学习困难期”。事实上,进入“学习困难期”的学生并非都长时间的学习困难,有不少学生由于教师及时的帮助和鼓励以及自身的努力,较快的走出低谷,踏上正常的发展之路。如果进入“学习困难期”的学生得不到及时的帮助与正确引导,久而久之,这批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厌倦感,甚至厌学,继而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这显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因此,研究学生“学习困难期”产生的原因与探索相应的对策就成了数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学习困难期”产生的主要原因
1.套用小学的学习方式,不能适应初中的教学要求。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往往套用小学学习数学的的学习方式,部分学生没有真正接受初中老师的指导,仍然轻平时、重复习,仍然轻思考、重习题,适应不了初中教学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思考方式比较简单,抽象思维能力欠缺。比如由小学算术的四则运算到中学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基本是平衡过渡。因而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但从初一下半学期开始,数学难度明显加大,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提高,加上有些问题还带有开放型的要求,因此单靠计算是远远不够的。再如几何证明题是初二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需要学生真正领会与掌握。在不同的已知条件、图形的情况下,有截然不同的解法,需要学生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而这些又恰恰是大部分学习困难生所缺乏的。
二是学习方法不够灵活,思考问题不够全面。不少学生拿到题目习惯于马上就做,重速度轻质量.结果往往是解答过程繁琐,既费时间又容易出错,甚至求不出答案。例如:解方程:(x-4/x-5)-(x-5/x-6)=(x-7/x-8)-(x-8/x-9);许多学生一见题目,就想当然地先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x-5)(x-6)(x-8)(x-9);结果愈做愈繁,最后根本做不出来。如果考虑将方程变形为: (1/(x-5)(x-6))=(1/(x-8)(x-9)),则容易解出x=7。因此这部分学生,如果不优化解题思路,注重灵活变通,往往就会在解题中遇到许多麻烦。初中学生由于知识面较窄,分析问题往往不够全面、细致。比如,不少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SSS、ASA、AAS后,便凭主观想象,随意创造假命题,致使解题失误。如,对命题“三个角相等且有两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许多学生认为是真命题。在学生看来,分别相等与对应相等是没有区别的,当教师给出反例后,他们才醒悟。所以,正是由于以上两方面原因的存在,制约了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了偏差,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困难期”。
2.片面的“大运动量训练”
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数学教学就是要多练,在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总结上也很容易看到把精讲多练作为一个法宝,认为多练才能会,多练才能熟,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不多练就不能奏效,多练就是多做习题,而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不足。
例如: 两根木棒分别是7cm和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第三根木棒长有什么条件限制?分析:由题意联想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定理,感知这个问题可能转化为不等式组解决,于是设第三根木棒的长为Xcm,得不等式组:
7+10>x
7+x>10 解得3< x<17.
10+x>7
乍看是道几何题,但分析后不难发现实际上是代数问题.如果学生在思维能力这方面的训练欠缺,习题做得再多,充其量也就只能“依葫芦画瓢”而已,数学能力得不到提升,势必造成再学习的困难。
片面的“大运动量训练”还会挤掉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学生疲于应付作业,时间长,作业多,而考不出好成绩,自然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产生对数学的消极情感,加快走进“学习困难期”的步伐,增加脱离“学习困难期”的困难。
二、针对“学习困难期”的对策
1.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马卡连柯讲过:克制自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克制自己的能力不单靠生理作用,还要通过教育才能产生出来。初中生思维过程稳定不足,缺乏周密的思考和理解,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或做小动作,课后作业不独立思考,再加上学生习惯于小学的学习方法,一下子很难适应初中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尽早的适应初中的数学学习要求,尽少的陷入“学习困难期”,尽快的跳出“学习困难期”。
科学的学习习惯可以弥补智力上的不足,勤思好问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需要,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支柱。这一习惯的培养应孕育在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与数学学习思维方法,思想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本来就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和问”的求知欲。这也是培养学生勤思好问习惯的起点。(2)、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发学生深刻思考。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面窄,抽象思维能力弱的局限,思考数学问题往往比较肤浅。因此,培养学生勤思好问的习惯,还必须在引发学生初步养成深刻思考数学问题习惯的基础上,在掌握算法的同时,还要理解算理,特别是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更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比较分析中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加深理解,加以区别,掌握实质,灵活运用。(3)、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学生大多存在胆怯心理,不少学生往往有了疑难问题不愿提,不敢提,更多的孩子由于思维能力的局限对疑难问题并未意识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教学信息的反馈,注意发现和把握学生中出现的疑点和难点。并及时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题,对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学生更要大力表扬,调动他们质疑问题的积极性,引发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创造性,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作业布置要有差异,考试坡度要合情理
教师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给学生的学习安排上,尤其是在作业的布置上必须掌握“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学习能力较低的同学可以先让他们做些类似于例题和略有变化的习题,强化训练基础,等学习能力有所发展以后再视具体情况提高作业要求;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在做好基本题的基础上再做选做题,不断提高解题能力。放弃通过“一刀切”的题海战术全面的大幅度提高成绩的幻想,杜绝灌、压、考的教学方式,真正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在平常的单元测验与期中、期末考试中,考试试题的坡度要合情理,符合学生实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基础题要控制在70%-80%,尽量让学生多得分,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才会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
3.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生沟通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基指出:教师应该学会控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富有情趣、幽默、诱导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各种教学方法都不同程度地有其独特的优点,但最根本的是要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把学生的运动知觉调动起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避免由于教学方法上的单调而引起学习的乏味和疲劳,使学生在每节课内都有较好的收益。在讲授例题时,应该要求学生按照“做——比——问”的方法学习。“做”,就是自己先审题、分析、试做,目的是训练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就是把自己的做法同教师的方法对比,找出问题所在;“问”,就是提问题,把自己不太明白的知识、步骤、方法弄清楚,力争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清。还要主动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搞清楚学生学习中真正的疑惑或困难,以改善教学设计,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
综上所述,“学习困难期”成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的因素,也有非智力的因素,关键是大部分学生的智力潜能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处在“学习困难期”的学生面临着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处于抽象思维的起步时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既充满激情又充满矛盾。这一阶段正是学生开始两极分化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设法采取有力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学习困难期”对学生发展的不良影响。为他们创造开发潜能的条件,帮助他们尽快渡过“学习困难期”,进入正常发展的轨道,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