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理论指导

网站首页 > 缤纷勤苑 > 学生天地    研究性学习理论指导

当前位置:

>

2005-2-20 12:32:41

研究性学习的定位、意义及其组织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一般可以有两种解释:

1.指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

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可在校内外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运用。

2.指一种主要是采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

它的特点:

1)一般采取专题探究的方式;

2)探究的专题来自学生的周边生活;

3)要求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

4)要求综合应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需要有教师指导。

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意义

1、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重视学习过程中书本知识学习与行为实践活动的平衡和结合,着眼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走向实践,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发现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研究性学习课程在中小学的开设,其意义不仅仅是增设一门新的课程,而首先是教育观念、教与学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 实施途径

1、单独设置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类型,单独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课

单独设置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又称为研究型或探究型课程。

2、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领域相结合加以实施

(1)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结合

(2)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3)和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

(4)和校、班、团、队活动相结合

3、在学科教学中实施

(1)在单科性学科课程中,通过穿插研究性学习专题加以实施;

(2)在综合性学科课程中,通过主题模块的设置加以实施。

四、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合作与分享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五、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构建的基本特征——学习与课程的交互推进。

课程不再只是由专家预先规划设定的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发展的过程。

所以,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是:开放的,在探究过程中构建的,综合的(往往是跨学科的),强调实践的,注重开发利用当地社区资源的,适应差异的。

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求和类型

(一)实施的基本要求

1、全员参与2、任务驱动3、形式多样4、课内外结合

(二)实施的类型

1、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课题研究,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个案研究等类型。

2、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课题研究——项目(活动)设计,一般包括两种类型: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科技类项目的设计,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的设计等。

(三)实施的操作程序

1、操作程序应依活动的不同途径和类型而异。

一般包括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

2、介绍一种操作程序:

1)进入问题情境,明确探究任务;

2)选择研究问题,建立探究小组;

3)制订研究计划,确定指导人员;

4)展开探究活动,随时作好记录;

5)中期交流研讨,及时调整改进;

6)总结探究结果,进行表达交流;

7)开展评价活动。

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1、结合实例进行指导;

2、及时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

3、指导学生及时记录,创造交流分享机会;

4、保护学生探究欲望,不求全责备;

5、争取家长和社会的关心和参与。

七、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一)评价的一般原则

1、正面评价

2、重视过程

3、强调应用

4、关注体验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说明

1、重视过程,也关心结果。

要有始有终地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要实事求是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鼓励对研究性学习结果进行形式多样化、个性化的表达。

研究性学习结果的表达形式

研究性学习结果的表达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

2、重视全面评价,也关心个别差异

既要考虑学生参与活动、达成研究性学习各项目标的情况,又要关注学生在某一些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

要使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研究上卓有成效的少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3、重视集体的工作,也注意个人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既要着眼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又要注意到个人在课题研究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具体作用及进步的幅度。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创设情境,设计任务及教学方案制定教学策略,提供与该任务密切相关的各种资源,同时负责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在学生研究过程中辅导学生最后还要主人学生的研究成果。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在研究性学习中,信息技术将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将是继数学,语文之后,第三个对人的一生具有重大意义的通用智力工具。学会使用网络操作电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分析,加工处理,发布,传递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变得非常重要。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候,同样也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比如,大量的信息来源于因特网,网络是资源的支撑平台。学生要学会如何从因特网快速,准确地获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信息,学会批判地分析,筛选信息,学会对从网上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应用这些信息产生自己的研究成果,再利用演示文稿软件或网页形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与其他要素的关系,由于因特网上的资源包罗万象,学生一旦进入因特网,往往易迷航。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使他们尽快回到正确的航道上来。另外,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搜集与学生的研究主题相关的资源,给学生的课题研究提供一定的方便。 因特网并不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惟一可利用的资源,还应当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书店,教科书,杂志,报纸,录像带资料,光盘资料等,另外,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进行社会调进,野外实地考察,走访有关的专家或相关的职能部门等也是必要的。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小组及每个学生的行为,及是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 在研究性学习,我们更关注的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许多乐趣,如参与的乐趣,发现的乐趣,学习的乐趣,研究的乐趣,协作的乐趣,创作的乐趣,成功的乐趣,这些乐趣在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中是很难体验到的。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目的不在于研究出什么重大的成果,而在于研究过程本身,通过研究活动积累经验,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养成人格,提高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对学生研究成果的评价不仅要评价结果,更要评价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以及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所产生的变化。评价时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主人量规。


2019-03-25 16:21:41
来源:无锡市广勤中学

导航栏目